家常菜红茶控的日常——伯爵奶茶戚风红茶控的日常——伯爵奶茶戚风的做法配料表
红茶控的日常——伯爵奶茶戚风的做法经验之谈STEP1、做红茶类点心我用的迪尔玛伯爵红茶茶包,这个斯里兰卡品牌非常有名,价格适中,做甜品还算不心痛的,而且味道很棒。推荐一个。 STEP2、准备工作:(1)蛋白和蛋黄分离,蛋白盘放入冷藏室备用。(2)低粉+盐过筛两次备用。(3)牛奶倒入锅内,小火煮至微沸,就是锅边冒小泡泡的状态,不要煮过,防止牛奶里面水分蒸发太多导致蛋黄面糊太干。把红茶包撕开,所有的红茶全部加入牛奶中,盖上盖子,焖3分钟左右。得到图中的奶茶液,然后打开盖子,冷却备用。一定要冷却至室温才能用,不可心急。特意称了下,冷却好的奶茶液(包括红茶碎)一起重85g。 STEP3、这款戚风我依然用后蛋法,相信大家都知道后蛋法的方便和好处了。冷却好的奶茶液(包括红茶碎)和色拉油倒入容器,用手抽搅拌均匀,进行乳化。 STEP4、筛入低粉,手动打蛋器画一字,混合至无干粉状态即可。切记不要画圈,避免起筋。(拌好的样子,不要诧异,就是这个样子的!) STEP5、所有蛋黄一次性加入面糊中,用手抽画一字搅拌均匀。如果有颗粒,用刮摁压即可,得到细腻的蛋黄糊。放一边备用。(这就是所谓的后蛋法) STEP6、开始预热烤箱,设定170度。蛋白加几滴柠檬汁,分三次加糖,先高速后转低速打至中性发泡状态,提起打蛋头是小弯钩的状态。(今天我不小心走神了,打发到干性了,也没关系,一样做得很美,就是口感稍微差了一点点) STEP7、分三次混合蛋白霜和蛋黄糊。第一次:取1/3蛋白霜到蛋黄糊,用手抽画一字拌匀。 STEP8、第二次:再取1/3蛋白霜入蛋黄糊盆里,用刮切拌均匀。切拌的时候注意要记得用橡皮刮从底部充分翻拌,以免蛋黄糊残留在盆底。图是第二次翻拌好的样子。 STEP9、第三次:将蛋黄糊倒入剩下的蛋白霜盆中,继续用刮切拌均匀。 STEP10、拌好的面糊应该是浓稠、细腻且未消泡的状态。 STEP11、将面糊从高处倒入磨具内,让面糊自然地铺满约8成。(我用的浅井17cm加高模具,所以面糊只有6成左右的样子) STEP12、入炉前用小的脱模沿底部再轻顺一圈,均匀分布面糊方位和去气泡,尽量让表面平整。 STEP13、入烤箱前震出大气泡。烤箱预热170度,中下层,45分钟左右。(上表面上色了注意及时盖锡纸啊,要不烤焦了、皮厚了或者硬了就不好吃了)特别叮嘱,如果圆模烘烤记得降温烤,140-150度约55分钟左右,用牙签而不是筷子啊插入蛋糕,没有湿面糊带出来就好了。 STEP14、出炉震去热气,马上倒扣,完全凉后(一般做好我都放一晚上,第二天脱模),徒手脱摸。脱模后切片享用吧~茶香四溢,湿软可口,根本停不下来。 |
说起喜欢的菜,大概单子有万里长城那么长。那么说到喜欢的茄子呢?曾经有个痴情少年得知此消息,苦心钻研厨艺,日复一日的磨炼调整比例,女孩得知也是感动不已。可惜在一起那么多年似乎再也没吃过这道菜。分开后,一个人开始学做饭,什么都敢尝试,偏偏一直没有做过茄子。太爱,太疼,不敢碰。有了下厨房,再也不会当小白鼠,照例感谢莫西子分享的菜谱,照例我看了前十的菜谱做法和所有文字评论,幸好,一次成功,所以勇敢点吧,推荐给大家。O(∩_∩)O~总觉得伯爵红茶是特别适合做甜点的,一来红茶可以解腻,二来红茶特殊的香气赋予甜品更多重的味道,气气作为红茶控,自然是要做一款红茶戚风的。思前想后,还是用牛奶和红茶搭配,所以这款戚风叫伯爵奶茶戚风,而不是伯爵红茶戚风,方子自配,参考了《超Q润戚风》里的红茶戚风做法,又综合了自己的理解,做出来成品跟我预期的一样,口感湿润,但有不是吃之无物,红茶均匀的分布在蛋糕里,茶香四溢,回味无穷,非常满足。————萌萌哒分割线————这个方子里特意增加了盐这种材料,实际上盐在甜品中的作用的确很微小也很微妙,加
这样乍暖还寒大雪飞扬的天气吃一顿热乎乎的火锅是最惬意不过的事情火锅中最温暖脾胃的莫过于羊蝎子了!所以我们今天就来做羊蝎子火锅!羊蝎子就是羊脖下的脊椎骨,带里脊肉和羊骨髓,因为形状跟蝎子相似,故而俗称羊蝎子。羊蝎子火锅分为红汤和白汤两种,一般来说,白汤更讲究食材的新鲜度,做好了会比较鲜美,但难度较大;红汤更普遍一些,羊肉更容易入味,不腥膻,滋味更丰富,做起来也简单,很适合在家里做。O(∩_∩)O~总觉得伯爵红茶是特别适合做甜点的,一来红茶可以解腻,二来红茶特殊的香气赋予甜品更多重的味道,气气作为红茶控,自然是要做一款红茶戚风的。思前想后,还是用牛奶和红茶搭配,所以这款戚风叫伯爵奶茶戚风,而不是伯爵红茶戚风,方子自配,参考了《超Q润戚风》里的红茶戚风做法,又综合了自己的理解,做出来成品跟我预期的一样,口感湿润,但有不是吃之无物,红茶均匀的分布在蛋糕里,茶香四溢,回味无穷,非常满足。————萌萌哒分割线————这个方子里特意增加了盐这种材料,实际上盐在甜品中的作用的确很微小也很微妙,加